12月7日,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举行建校十周年纪念活动,千余名校友欢聚一堂,共庆母校十岁生日。,这所为适应园区二期开发建设需要而建设的学校,经过十年快速、高位发展,形成了小班教育、导师引领、艺术特长、多元发展等多项办学特色,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四星级品牌高中。学校二期工程目前已全面开工,预计2015年9月竣工。
打造以“融创”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品牌
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原名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,2004年9月建成开学;2007年10月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;2008年9月建为独立的全日制高中;2010年5月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;2011年3月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,2012年9月确定为苏州工业园区重点优先发展高中。办学十年,学校融合创新、携手奋进、硕果累累。
回望学校走过的十年,周晓阳校长认为是“走心的内涵品质之路”,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”作为核心追求,大力倡导导师引领学生自主管理、自主教育、自主学习。由学生自发组织的26个学生社团在继续增加中,通过这一系列自主活动,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。
德育处、团委、年级组、学科组扎实开展以“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公民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,如模拟联合国、感恩九月朗诵比赛、文明礼仪校园行、诚信考试、成人仪式、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责任感、健康个性和善于学习合作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。“经过几年的发展,学校在‘融合·创新’精神引领下形成了以‘融’为核心的校园文化,形成融会阅读节、融韵艺术节、融心心理节、融创科技节、融健体育节五大固定节日,这既是特色活动,也是育人课程。”周校长说。
此外,学校通过建设论坛文化来提升学校品位。学校平均每周举办一次专家讲座,不断汲取先进教育思想养分;建校十年,“学而论坛、学生大讲坛”开讲九年,成为西交大苏州附中特色文化之一,成为独特的学术传播、聆听窗外、培养学生的风景线。
“轻负高效”成为质量立校的主流意识
《纳米科技》、《企业文化》、《投资与理财》、《走进新能源》……每周三第八课是全体高一学生的选修课,学校采用外聘专家与本校教师授课相结合的方式,开设了2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、发展兴趣,深受学生喜欢。
一方面,学生在多样的选修课、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得到发展,另一方面,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是节节攀高。学业水平测试无论是均分、A率、加分都在苏州全市名列前茅,每年的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都在85%左右,本一率稳定在50%左右,在苏州全市进入第一方阵。
“谁说高中学习生活埋首书海、紧张乏味?课堂效率上去了,课后负担自然就减下来。”周晓阳介绍,学校坚持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,并大量开发校本课程,学生自习、活动的比重不断增大。“学校敞开选择的大门,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课程选择机会,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,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发展自己兴趣、规划自己人生。”周校长认为,开设选修课是办学模式多样化和培育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方式,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,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广度。
打造美妙课堂,多元办学之路越走越宽
学校的艺术教育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,浓厚学校人文气息,提升师生艺术修养,另一方面也拓宽了部分特色学生的成才途径。全市美术名师的“孵化器”——美术专家工作室在在学校建设,推进了学校艺术教育从专业发展走向艺术育人、全面渗透、与文学和德育融合的层次。每年高考,艺术班学生全部达到本科线,其中不乏中国美院等一流艺术学校。
为进一步接轨国际教育、培养世界性人才,西交大苏州附中从2012年5月开始创办“美国课程中心”。2014年5月学校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共建“西交利物浦国际人才创新实验班”,多角度落实国际化办学,实现多元人才的培养,扩大办学资源、探索基础教育与高校资源共享、课程衔接、一贯培养。
12月9日,由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首先倡导,苏州市第一中学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主动加盟,连续举行了第四届“打造美妙课堂”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西交大苏州附中进行。何为美妙课堂?周晓阳校长认为,“当我们把课堂视为一个极富魅力和活力的舞台时,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舞台上,教师可以激情洋溢,学生可以全情投入。这就是‘美妙课堂’之理想。”经过3年多的实践,西交大苏州附中老师们形成了这样“美妙”的课堂:教师以启迪学生智慧为己任,学生以探究知识为乐趣。“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丰富学生知识、发展学生能力、完善学生人格、提升学生智慧,我们会离‘美妙课堂’越来越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