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县域经济

她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

时间:2014-10-15 11:41:06  作者:编辑:B04  来源:三农经济网  查看:2775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“尊敬的滨海港二小校长,您好。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连夜给您写这封信,目的只有一个:感谢贵校教师邵海霞……”这是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一名学生家长写的信,信中要感谢的邵海霞是该校的一名普通教师,她26年来收养53名留守儿童,帮助、辅导的更是不计其数。为了留守儿童的美好明天...
    “尊敬的滨海港二小校长,您好。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连夜给您写这封信,目的只有一个:感谢贵校教师邵海霞……”这是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一名学生家长写的信,信中要感谢的邵海霞是该校的一名普通教师,她26年来收养53名留守儿童,帮助、辅导的更是不计其数。为了留守儿童的美好明天,她把26年都过成了同一天。近日,省委宣传部、省教育厅联合授予邵海霞“江苏省最美人物之最美教师”荣誉称号。

  让家人都成了“后援团”

  一袭黑色衣裙,柔顺的长发,温暖的笑容,这是邵海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。“她自己很苦,但还是想着帮助别人,我们这里没人不夸她。”当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,邵海霞出生在邻近黄海的小渔村,1981年,年仅6岁的她接连失去了母亲、父亲、大哥三位亲人。从此,姐姐、邻居大爷和大妈便成了邵海霞最亲的人。“我是吃‘百家饭’长大的,是他们的爱让我的童年充满温暖。所以当我看到留守儿童时,就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。”谈到自己收养留守儿童的动机,邵海霞显得从容淡定。

  为了这份其实并不需要主动承担的“责任”,邵海霞变得忙碌起来。除了教好书,她还要照顾好收养的留守儿童。“当时,三个女孩子睡在床上,两个男孩子睡在沙发上,邵妈妈就打地铺。她从不和我们一起吃饭,总是等我们都吃过了才吃我们剩下的,经常只吃饭不吃菜。”曾住在邵海霞家的杨阳说,现在自己上了中学住了校,有了自己的床,却异常想念邵妈妈家拥挤的小床,“因为那时邵妈妈会给我盖被子。”

  那年夏天,邵海霞在外打工的丈夫带着一身疲惫回来了,推开门的一刹那却惊呆了:沙发上睡着几个孩子,家里仅有的一张床上也躺着几个孩子,本来就小的房间杂乱不堪……见丈夫回来,邵海霞兴奋地要介绍孩子们给他认识。可丈夫生气了,转身离开了家。丈夫走后的日子,邵海霞很难过,她一遍遍地打电话给丈夫,向他讲述自己不幸的童年,讲自己的心愿,讲那些孩子有多可怜又有多懂事……渐渐地,善良的丈夫接受了她的想法。在丈夫的鼎力支持下,全家人都加入了邵海霞的“后援团”:年近七旬的公婆,不时用三轮车把蔬菜、杂粮、大米送到她家,姐姐、嫂子也经常把做好的鞋、攒下的钱送过来,丈夫和女儿更是成了邵海霞最强有力的后盾。

  留守儿童的“守夜人”

  邵海霞对留守儿童的爱,说不完、道不尽。20多年来,她用爱抚育了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孩子,感动着一个又一个滨海人。

  季梦瑶是住在邵海霞家时间最长的孩子。那时,梦瑶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,年幼的她和爷爷奶奶生活。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,她性格内向,在学校成了典型的学困生。邵海霞当时并不是梦瑶的老师,但知道这个情况后却很着急,主动要求把梦瑶接到家里照顾。从此,她每天督促梦瑶按时完成作业,给她讲故事、洗衣服、做饭……有一天晚上,梦瑶上完晚自习又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会,很晚才回家。

    村里的人都睡了,远远地,梦瑶看见邵妈妈家的灯还亮着,门前有个人在不停地张望。走近了才发现,正是邵海霞。“现在才放学,累了吧?饿了吧?我给你做饭吃。”邵海霞温暖的话语,终于深深触动了梦瑶那颗封闭已久的心。从此,她真正接受了邵妈妈的爱,性格变得开朗起来,成绩也好了很多。

  高明晨生活在单亲家庭,父亲外出打工,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,变得孤独、自闭。邵海霞知道后,征得明晨父亲的同意,把明晨接回了家。一天夜里,邵海霞发现明晨发高烧了,于是赶紧把他抱到三轮车上,用被子盖着,往医院赶去。那天夜里月黑风高,邵海霞不会骑三轮车,只好吃力地推着车往前走,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明晨送到了医院,挂号、交钱、找医生,一直到凌晨安顿好,邵海霞才放下心来。“我以为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,但邵妈妈却给了我超越父母的爱。”高明晨流着泪说,“在邵妈妈这里,我才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,才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孩子!”

  她的心里全是学生

  爱生如子、爱校如家的邵海霞,多少年来,把太多的心思都花在了留守儿童和教学上,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。

  2013年9月,邵海霞全身出现多处浮肿,同事们都劝她赶紧到医院治疗,但她总是说去医院会耽误给学生上课,家里还有孩子需要照顾,实在走不开。丈夫知道后,心急如焚地赶回家,带她到医院检查。实际上,邵海霞5年前就被确诊患有子宫肌瘤,当时医生建议立即手术,她却瞒着所有人把检查报告压在了箱底。这次医生严肃地告诉她,必须立刻手术,否则会很危险。没想到邵海霞悄悄找到医生,问能不能等到寒假再做手术,那样就不耽误上课了。一向支持妻子的丈夫再也忍不住了,吼了起来:“没有好的身体,你怎么教学生,怎么照顾那些孩子?”考虑再三,邵海霞终于决定利用周六时间进行手术,这样就不用请假了。

  手术后,医生叮嘱邵海霞,必须留院静养,可第二天邵海霞就偷偷出院了。周一一大早,她就硬撑着起了床,坚持去学校上班。讲台前,面无血色的邵海霞忍着手术创口的剧痛,一手紧紧捂着腹部,一手写着板书,衣服被冷汗打湿。终于,没等到下课,体力不支的她就晕倒在了讲台旁。

  邵海霞的女儿刘琦,在外读书6年,但邵海霞从没在上班期间请假去看过女儿一次。“我爱孩子,但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耽误了班里几十个孩子上课。”邵海霞总是这样说。2012年6月,女儿在高考前给邵海霞写了一封信,“妈妈,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送梦瑶姐参加中考的情景吗?您还特地请邻居帮忙包了几十个粽子。我多么希望在我人生中最关键的三天,您可以过来陪着我,像送梦瑶姐进考场时一样,叮嘱我不要紧张……”读着女儿的信,坚强的邵海霞第一次泪流满面。所有人都感动了,校长、同事抢着要给她代课,替她照顾留守儿童,让她安心去看女儿。那是邵海霞教师生涯中第一次因私事请假,那一次,看到妈妈的刘琦,也流下了幸福的泪水。

  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:“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,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;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,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。”邵海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活泼像清泉,温暖如春天。


    京畿问政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
    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京畿问政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京畿问政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京畿问政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    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京畿问政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    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
    ※  邮箱:news16@cntv.com

相关评论
农民日报数字报 法制焦点调查 山西农业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网 农业部 诚信网站 中国农业部 农业信息

京畿问政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@2008  All Rights Reserved

投诉监督电话:010-53606918

传真电话:010-58126708 纠错邮箱:news06@cntv.com  京ICP备16017009号-1